查看原文
其他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大屠杀纪念,是全人类的道德记忆

阿莱达·阿斯曼 社会科学报社 2021-11-04


应当把纪念大屠杀的回忆转化为全人类的道德记忆,并且超出国家记忆的框架。

目前,社会科学报音频节目已登录喜马拉雅FM今日头条阿基米德FM平台,将为大家奉献更丰富的人文社科音频读物,在以上平台搜索“社会科学报”就能找到。让我们在声音的世界里相见!




原文 :《阿莱达·阿斯曼:记忆为受害者寻求正义》

作者 | 德国康斯坦茨大学荣休教授 阿莱达·阿斯曼

图片 | 网络


关于文化记忆,特拉班特(Juergen Trabant)说的一段话非常重要。他说道:“我们处在特定的文化当中,受别人传授所获得的知识远远多于靠直接模仿、自身的努力和自己的操作获取的知识。”


按照特拉班特的理解,我自己单独获得的知识与社会维度之间并不存在一条深渊,因为在所谓我自己的知识当中,绝大多数并不是经过亲身体验世界后获得的,而是借助符号的传播与传授。

如同一般性的知识和专门的知识一样,我们借助教育设施获取文化记忆,但是文化记忆由特定并特别储存的符号构成。文化记忆的内容与一般性和专门知识的区别在于,我们获取它不是为了“掌握它”,也不是为了特定的目的,而是为了弄清楚它,以便把它作为身份的组成部分。


社会记忆并非像国家记忆那样显出一致性。不过,一些原来希望永世长存的东西随着制度的变化和权力的交替而犹如过眼烟云。比如,街道的命名是政权交替时常常采用的手段。因为名字的改变,有些纪念碑和古迹被拆掉,一个城市的结构和市容也经常处在变化之中。


有关国家和民族的记忆按常理远比社会记忆长久,社会记忆随着人的生死形成和消失。我们平常说“生命短暂,艺术长远”,而在上述例子中,我们反倒应当说生命长久,政治策划如同过眼烟云。


当然应当补充的是,许多生命未能逃过政治动荡带来的灾难。同样有意思的是,在这样的多变过程中,出现了官方记忆和非官方记忆并行或并存的现象。社会记忆、国家记忆和文化记忆同时促成了特定的群体,是这三种记忆支撑整个群体的存在。

借助上述三种记忆构成的群体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呢?它们相互排斥的程度如何,又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融合?它们之间的界限有多严密?我想还是用纳粹大屠杀作为例子来解释这些问题。


只要有大屠杀的见证者活着,相关的记忆在所有的层面上都维系着:作为个体亲历的记忆;作为幸存者所属群体或家庭的社会记忆;作为以色列国家或犹太—美国身份认同的国家记忆;作为文化记忆,其表现形式为书籍、电影、博物馆和档案馆。人们目前不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最后一个见证者死去,我们所能依据的媒介的证据,情况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另外一个问题涉及国家记忆之间界限的强化或消解。有些群体长期保持其集体记忆,并且借此与其他群体划清界限,或者把自己的国家记忆作为漠视别人痛苦经历的屏障,这样的国家记忆会不会引发冲突?这样的国家记忆的排他性或包容性究竟如何?


利未(Daniel Levy)和斯奈德(Natan Sznaider)在他们合写的书《全球化时代的回忆》中指出,在以去除地域界限为其特征的全球化时代,对大屠杀回忆的普世化有助于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人,共同纪念发生过的野蛮行径,从而形成超国界的记忆文化,并使之成为全球性人权政策的基石。


社会学家亚历山大(Jeffrey Alexander)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应当把纪念大屠杀的回忆转化为全人类的道德记忆,并且超出国家记忆的框架。他因此提出这样的建议:非西方国家也着手整理自身的创伤经历。通过这些记忆形式,东方和西方不同的文化可以相互学习,了解对方的创伤,共同为受害者寻求正义。尽管国家记忆总是有其界限,但是国家记忆所使用的象征符号以及相关的互助、责任等形式可以超越界限。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社会科学报》

2021年征订开始啦!




01

《社会科学报》简介

《社会科学报》是经原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首家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的专业报刊,是社会科学界交流思想、展示成果、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阵地。


1985年,《社会科学报》作为一份为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专业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提供学术对话、思想交流、理论争鸣平台的专业性报纸,创立于上海社会科学院。


三十余年来,作为理论研究成果的展示平台和宣传阵地,《社会科学报》以“思想性、问题性、前沿性、信息性”为目标定位,践行学术标准和宣传原则,坚持在突出主流价值的同时提供多重视角,在贴近现实热点的同时把握长远方向。

02

订阅价格

定价1.5元/份,月度订阅价6元,全年订阅价72元。


03

订阅方式


读者请向各地所在邮局(所)订阅,或者通过中国邮政APP、中国邮政微邮局、中国邮政官网等进行网上订阅。

邮发代号:3-62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4


如果在订阅过程中遇到困难或疑问,请联系我们:

电话:021-33165492

Email:xiaohaodong@sass.org.cn

地址: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社会科学报社


拓展阅读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仇钧:歌德的月光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疫情会导致婴儿骤减,还是迎来婴儿潮?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苏格拉底之死:让真理活下去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做梦,有助防止狭窄的认知风险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许知远:边缘随时可能变成进入舞台的空间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华兹华斯:他的咏唱始终有共鸣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历史政治学:发展中国政治学的新路径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我们如何理性想象“数字化生活”?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黄铭:从“物”的世界观到“事”的世界观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林辉煌:重新编织城乡的社会空间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短视频创作者:为了幸福工作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宋仁宗:制度的符号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我们准备好迎接“虚拟现实”了吗?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唯一被《资本论》提及的中国人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新型零工”如何影响我国未来就业方式?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时风可易,风骨不能改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应对气候危机,全球企业如何改变?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比特币和泡沫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语音技术,能代替文字书写吗?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谁的凯旋?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办公室的辉煌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吗?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探秘中国哲学的身份疑案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何处找寻曾经的乡土格局?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痴呆症正成为困扰全球的新问题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在多瑙河源头上的思考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人口老龄化,将如何影响中国的未来?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蓝天是他的归宿和梦想:纪念圣埃克苏佩里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未来城市,什么资产最重要?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王晓华:酒的诗学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如何保障我们的“数字人权”?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放眼历史,瘟疫是否阻碍了全球化?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大咖们都说了啥?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生物革命正改写未来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季羡林:赤诚的“无华之才华”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你知道民法典的“前世”吗?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陈染:走路拾零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你真的会“批评”吗?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吴冠中:往事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你家孩子怎么就成了“神兽”?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这位18岁的姑娘,开创了科幻小说的时代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你知道“算法黑箱”吗?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雅的这样俗”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时间去哪儿了?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你知道“情感劳动”吗?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果戈里焚稿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你知道“生命政治”吗?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孤寂的横渠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喝茶喝通了世界

塞纳随想:“左岸”在哪里?|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四十年前“科学热”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丰子恺,“艺术的逃难”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资本论》中的讽喻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清明话“祭祖”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重建生命版图的边界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川端康成,留住永恒的美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超越时空的经典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年龄焦虑与可疑的代际想象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